首页 > 校园资讯 > 行业新闻 >

回望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

发布时间:23-01-04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11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8.6万辆和232.8万辆,汽车产销略显疲弱,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5.1万辆和207.5万辆,环比、同比也分别有所下降。

虽然11月未能延续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但在全年先后经历了长春、上海、广州等多地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断供、川渝地区夏季高温限电导致的停工停产、全年以来一直未能缓解的“贵电缺芯”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乘用车在2022年1~11月产销量依然分别完成2170.2万辆和212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5%,预计全年也会实现同比增长。

可以说,我国乘用车产业在2022年取得了不容易、很难得、了不起的成绩,而贯穿其中的是,我国乘用车不断破除种种制约产业发展的障碍,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性地跨界、破圈打造新生态。

 

逆境之中补链强链

受全球疫情以及部分国家地区持续冲突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的汽车企业均受到了芯片荒等诸多的供应链短缺困扰,导致产能大幅度下滑。

以装车量大幅度增长的芯片为例,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7日,芯片短缺已导致全球汽车减产411.76万辆。2022全年,芯片缺将导致全球汽车减产约448.53万辆。

从不同市场来看,芯片短缺对欧美汽车市场冲击尤为明显。截至2022年11月27日,北美市场因芯片短缺已累计减产汽车148.57万辆,欧洲市场则减产138.67万辆。亚洲市场中,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累计减产79.65万辆;中国则受影响较轻,累计减产18.57万辆。

显然,中国乘用车企业受到的供应链短缺困扰最小,而这并非天上掉馅饼,是整个产业在逆境中补链强链的结果。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下,中国乘用车企业早已认识到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的重要性,或与核心零部件企业的跨界合作,或自己躬身动手投资布局,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核心零部件的稳定供应。

以动力电池为例,2022年以来,受新能源乘用车产销两旺影响,核心主材的价格均出现暴涨,以至于不少整车企业都大呼在给“电池厂打工”。

但事实上,一部分整车企业因为下手早,布局早,几乎不受影响或影响不大。以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哥比亚迪为例,其自产的电池不仅可以供自己用,也惠及其他整车企业,所以其产能不受任何影响,这是其能荣膺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哥的坚实基础。

再以芯片为例,全球汽车企业缺少的芯片主要包括车规级MCU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通信芯片、IGBT以及电池管理系统所需的芯片等,而我国汽车产业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协调领导之下,整个“缺芯”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形成太大的困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链共享的能力,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个良好增长的态势。

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中国整车企业投资布局的例子比比皆是。创建于2015年的汽车AI芯片公司地平线,已经累计获得十余笔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一汽、广汽资本、长城汽车、东风资产、比亚迪等多家汽车公司。

智能激光雷达系统科技企业速腾聚创目前已获得宇通集团、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香港立讯有限公司、北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集团、德赛西威等多家汽车类企业的投资。

 

跨界合作成新常态

任何一个产业,只有不断有新鲜血液的输入,才能持续获得快速发展。2022年的中国乘用车,之所以可圈可点,一大原因就在于各种新鲜血液的加入,不同于过去单打独斗,目前跨界合作已经成为主流选择,这让乘用车的圈子越扩越大。

华为,在2022年继续扩大自己的“汽车圈”,除了北汽极狐、赛力斯、阿维塔、奇瑞、江淮之外,最新的消息是,华为知识产权部门全球负责人Alan Fan日前表示,华为已向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斯巴鲁、雷诺等汽车公司授权了技术专利,这意味着全球每年生产的7000万辆汽车中,有1500万辆将使用华为技术。

近日,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等。据悉,该公司大股东是海尔卡奥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持有后者51.2%股权为其控股股东。周云杰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海尔集团相关人士称,目前,公司正依托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相关汽车企业共建汽车领域工业互联网子平台,目标在于赋能汽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同时,海尔将利用智慧家庭的技术和场景优势,与汽车企业共同建立家、车互联新生态。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一哥,在2022年也深度参与到更多的汽车类项目。2022年3月29日,阿维塔科技(重庆)宣布,完成首轮战略融资交割和工商信息变更。资料显示,宁德时代以23.99%的持股比例,正式成为阿维塔科技的第二大股东。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宁德时代已投资14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包括1家整车企业、1家储能企业、12家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

在乘用车后市场领域,跨界合作也频频出现,代表性的例子是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这家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0亿元,业务包括蓄电池租赁、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而其股东名单堪称豪华。

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上汽集团、中石化、中石油、宁德时代等共同持股。其中,上汽集团持股37.5%,为第一大股东;中石化持股25%,为第二大股东;中石油与宁德时代均持股12.5%,并列为第三大股东。

除了乘用车玩家的破圈,乘用车企业破圈进入其他领域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2022年以来,李书福宣布进军手机业,李斌也宣布蔚来造手机。

 

推陈出新成新趋势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中国乘用车在2022年取得很多新的突破,涵盖新技术、新产品、新营销等诸多方面。

在新技术方面,有业内人士总结新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系统深度融合的安全高效电动汽车整车平台技术、石墨极板燃料电池强耐低温快速自启动技术、100TOPS以上车规级计算芯片即将实现量产装车、第三代半导体电机控制器将实现多车企量产应用、安全性技术提升推动300Wh/kg高比能动力电池实现装车应用、国产高性能纯电动乘用车将更多运用800V电压平台、域控制器将实现由单域控制向跨域融合形态过渡技术突破。

以高比能动力电池为例,由于比能量的提升,使得如今大多数国内在售的电动汽车在CLTC标准下,续驶里程普遍超过500km,一些车型甚至达到700km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动汽车长期存在的“里程焦虑”。

在新产品方面,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迎来大爆发。整个2022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极为火爆。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插电式混动汽车销售50.2万辆,增幅高达194.3%,超过纯电动市场增速。在此背景下,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推出混合动力车型,至此,占总销量超过500万辆级的四家头部中国汽车品牌,全部加入了插电混合动力汽车阵营。

在新营销方面,降本增效成为新目标,而数字化营销成为新选择。最大的变化是,汽车企业花高昂的代言费请明星站台变得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车企掌门人亲自上阵“卖瓜”。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业务模式下,数字商城、智能门店、全渠道营销快速发展,汽车零售正在通过各种数字化技术打通数据壁垒,丰富用户购车路径中的数字接触点,搭建线上线下协同的营销体系,以更低的成本高效获取用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创新成为中国乘用车的主旋律,就意味着产业发展的生生不息。

福州万通汽车专修学校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

微信号:fzwtqx

时刻了解学校活动及通知信息,参与有奖活动更能赢取精美礼品,快来加入吧!